中華電信:三周內海纜完成搶修 恢復正常通信
- 來源:縱橫數據
- 作者:中橫科技
- 時間:2007/1/1 13:07:06
- 類別:新聞資訊
中華電信29日表示,在三個星期內,受到震災斷裂的四條海底光纖網絡將搶修完成,屆時中國臺灣對外的數據及語音通信即會恢復正常。
中華電信昨日召開記者會,整場焦點都圍繞在日前(26日)受到屏東外海強震影響,斷裂的四條海底纜線將何時才會恢復服務。對此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表示,借助繞道以及向國外私有海纜尋求支持,數據通信方面已經恢復運作。但他表示,由于支持的頻寬有限,因此連網速度會稍嫌緩慢。語音通信服務對美、日、中國大陸、新加坡的通話恢復正常,東南亞地區完成率達三成,企客專線完成95%,29日晚上恢復將近99%。“兩者要像恢復成過往一樣的狀況,得等到海纜船于下周前往修復,預計要兩個禮拜的時間,”賀陳旦說。他表示中華電信所擁有的國際海纜——中美海纜(China-US)、法新歐亞三號(SMW3)、亞太光纜網絡(APCN)南北兩路,受到26日晚間屏東外海6.7級強震,以及陸續再發生兩次5級及6級強震影響,于當日晚間以及隔日凌晨遭受到重大破壞中斷;截至目前僅剩下亞太光纜網絡二號(APCN2)往北路由及法新歐亞三號(SMW3)往北路由尚可繼續通信。這場被賀陳旦喻為應比同天災處理的海纜斷線事件,除了沖擊到臺灣對外的通信外,也連帶影響到所有租用中華電信海纜,以及經由巴士海峽等臺灣海域的其它地區海底網絡。包括了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韓國、日本等也遭逢了與外界“失聯”的困境。目前七條繞經臺灣海域的海底電纜有六條遭到地震毀損,而十條連結中國臺灣與韓國的線路也都受到影響。
賀陳旦表示,此次的震災堪稱前所未有。因為設在頭城鎮大坑里,以及屏東縣坊山二處海底電纜的兩個登陸點,其所在海域都是較少發生地震處。“中華電信懇請大家將此次斷線事件視為如同其它天然災害般,稍有耐心等待修復,”他說。以該公司為例,此次國際通信搶修的優先級,即先提供給與公共利益有關者,例如衛生、航空安全等單位;接下來則是大型企業用戶,例如跨國交易下單者。最后才是一般企業用戶及消費者。
雙衛星 雙海纜登場
為了避免歷史重演,中華電信也在29日宣布雙衛星、雙海纜計劃。所謂的雙海纜計劃,系指借由兩個登陸點,以及回路設計,令實時單一海纜斷線也能繞路繼續提供服務。這個部分即是中華電信與中國電信、中國網通、中國聯通、韓國電信及美國Verizon等六個電信運營商,合資156億,計劃打造的“太平洋高速光纜系統”(Trans-PacificExpress,簡稱TPE)。其能同時支持相當于6200萬通電話的容量,相較于目前連接美國與中國的電纜總合,其整體通訊容量增加超過60倍。該電纜將由美國西岸俄勒岡州內多納海灘開始鋪設,一直延伸至中國大陸的青島及崇明,并覆蓋中國臺灣淡水及韓國的巨濟島,總長超過一萬八千公里,并將于2007年首季開始建造,預計于2008年第三季完工。雙衛星則是指繼中國臺灣與新加坡電信合作的中新一號ST-1衛星之后,中華電信擬在明年三月前,再提供一顆商業衛星服務,以供應日益吃緊的衛星通信服務。中華電信副總經理、國際電信分公司經理林仁紅表示,目前有三個選擇:一是繼續與新加坡電信合作,發射中新二號;或者直接租用現有衛星;第三則是找上其它電信運營商合作。“除了地網(指固定式網絡)以外,中華電信還要灑下天羅,”賀陳旦說。縱橫數據IDC